血糖一点点“崩溃”,有哪些危害?
碳酸饮料、奶茶配炸鸡、烧烤,是现代人的生活常态,但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很有可能导致高血糖的发生。虽然高血糖之后,身体并没有多大的感觉,因此常常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,那么长期高血糖到底有什么危害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~
一、什么是血糖?
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,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。
血糖的来源:血糖主要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而来。身体在空腹的情况下,会先消耗肝脏里面储备的糖原,糖原消耗完了就由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来补充。
血糖的去路:血糖首先进入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,多余的进入肝脏和肌肉组织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,或在肝脏中转化成脂肪或氨基酸。在神经和内分泌激素(包括胰岛素和多种升血糖激素)的调控下,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(空腹血糖稳定在3.9-6.1mmol/L之间,餐后2小时不超过7.8mmol/L)。
二、警惕高血糖症状!
长期高血糖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时常饥饿:饥饿感频繁是高血糖症状的一大特点,如突然食欲大增,喜好吃甜食。
2.口渴多饮:高血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多饮的症状。
3.精神萎靡:容易乏力、经常喊累、总是犯困。
4.尿多:排尿次数增多,24小时排尿次数可达20多次,尿量也增加,出现泡沫尿,尿渍发白发粘。
5.体重减轻:高血糖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突然减轻的情况。
6.眼病多发:包括眼干眼涩、视力模糊、视力减退、眼睛迎风容易流泪,以及视网膜疾病突发等。
7.皮肤问题:皮肤容易干燥、瘙痒。
8.伤口感染:高血糖会导致伤口愈合慢、容易感染。
三、长期血糖高,有哪些危害?
1.免疫力下降:在血糖处于过高的状态时,体内的葡萄糖无法很好的被机体吸收利用,反而是从尿中大量丢失,使得人体需通过分解脂肪、蛋白质来提供能量,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。
2.循环系统障碍:高血糖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,长期高血糖还会使血管变细、变脆,进而出现血管弹性降低,从而使得人体循环系统出现障碍,甚至出现血流不畅、堵塞的情况,影响人体正常的机体运作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3.神经系统: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细胞内糖醇堆积,同时循环系统障碍会使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血氧供应,进而导致神经细胞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。这些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,如末梢神经炎和植物神经紊乱,表现为手脚麻木、疼痛等症状,严重时可导致下肢溃疡、坏疽等并发症的发生。
4.代谢系统:血糖升高时,身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随之受到影响,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,包括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。
5.β细胞功能衰竭:长期高血糖会不断刺激胰岛β细胞,导致其功能衰竭,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。
6.视力减退: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病变,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,眼睛视力可能会减退,甚至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7.电解质紊乱:高血糖会导致频繁排尿,随之大量电解质在尿液中丢失,引发电解质紊乱。
8.损害肾脏:高血糖会影响肾小球功能,导致肾功能异常,进而出现糖尿病肾病。
四、糖尿病可以预防吗?怎么预防?
一级预防: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。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和保持运动。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管住嘴、迈开腿,尽可能延缓发病,并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二级预防:对已经发病的患者,密切监测血糖,规律就诊,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,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。
三级预防: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以及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,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,可以延缓并发症进程,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。
原则上,建议40岁以上,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积极参与筛查。如果通过家庭血糖检测仪发现异常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等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。
综上所述,长期高血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。因此,一旦发现高血糖情况,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。同时,通过饮食、运动、体重控制等多种途径来预防和控制高血糖,自我监测、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也是至关重要的。